“十九大”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将“厕所革命”作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的重要内容,成都市、都江堰市也相继出台城乡“厕所革命”实施方案、工作要点。为确保农村“厕所革命”工作落实到位,深化改厕改环境的“大健康”观念,都江堰市崇义镇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卫生厕所,把群众的满意度、幸福感放在第一位,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。河东法庭及崇义司法所等政法力量也在“厕所革命”过程中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法律宣传支持,积极化解群众在改厕中产生的各类民间矛盾,确保农村环境优美、群众生活和谐。
8月28日,都江堰法院河东法庭联合崇义镇司法所及社区专职调解员一行8人前往崇义镇界牌社区10组,现场察看调查和调解该组潘、张两家因改厕边界之争引发的邻里纠纷。
据调查了解潘、张两家房屋相邻,原来有一条共同的过道,后过道废弃。于是,张家扩建围墙将其中一部分过道占用,之后潘家打算在剩余过道上修一个旱厕粪池。粪池修建中,潘家因信风水不同意,双方产生矛盾。2016年经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出面调解,本着化解纠纷、邻里和睦、减少损失原则,双方达成协议:潘家同意张家修粪池,但张家修好粪池后上面加盖石棉瓦,并可在过道粪池外安门保持环境整洁。双方签订协议,明确由潘家使用管理粪池,不堆杂物,并保持安全、卫生、清洁。
2019年8月,潘家得知改厕政策后,决定对旱厕在原过道内进行扩大,分割成三个小化粪池,并加盖预制板硬化密封处理,杜绝蚊蝇滋生。但在动工时遭遇张家阻拦,并用杂物填埋粪池,双方再次产生矛盾,经社区等部门多次调解均无果,潘家诉至法庭。
收到诉状后,河东法庭对潘家进行了劝慰,希望通过调解化解该纠纷,但潘家认为张家不守信、多次调解都出尔反尔,不愿再进行调解,必须由法庭裁决才能有效。况且纠纷本身矛盾不大,可先行调解。
8月28日,法庭及司法所组织人员,与社区专职调解员一起对该纠纷进行现场察看、调解。共同督促双方按2016年调解协议履行,并对相邻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改厕政策进行普及和宣讲。在具体实施中,督促和要求潘家必须按改厕规范要求,做好化粪排污、硬化密闭处理,在原有基础上美化和改善环境,不得因改厕影响周围邻里生产生活。